让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有多大,小行星与恐龙的灭绝

2023-02-09 21:53:32 游戏资讯 zhumx

那颗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有多大

据说是十公里左右。其实直接撞击时的伤亡并不大。而是以后长达几年的低温和食短鈌才是使恐龙灭绝的原因。

让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有多大(小行星与恐龙的灭绝) 第1张

导致恐龙灭绝的那个小行星有多大??

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经有很多生物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一个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阶段。但是像恐龙这样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家族,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种种猜测。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恐龙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统统死去,科学家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是地球在那个时候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因为平地上长出许多高山来,沼泽便减少了,气候也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了。恐龙的呼吸器官不能适应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有的说是超新星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强烈变化,温度骤然升高后又降得很低的缘故。还有的说是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龙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证据是那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还有人别出心裁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胳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总之,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现在,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

科学家们开始为我们描绘6500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尽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会合于撞击点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那是一场多么可怕的灾难啊。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灰尘,极地雪融化,植物毁灭了,火山灰也充满天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不论以上的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恐龙的全部灭绝都将是一个奇特的事情。好在我们现在获得了一些珍贵的恐龙化石,使科学家们的研究工作能够进行。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个谜一定会解开。同时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产生、繁荣、灭亡的过程。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并不会因为那一物种庞大强盛而改变。恐龙灭绝了,随后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更多的更高级的生物世界把地球装点得更加美好。

==============================

恐龙灭绝最新推测:阳盛阴衰性别失调无法繁殖

恐龙究竟为什么在地球上销声匿迹?一直以来,科学界对此争论不休。据西方媒体4月20日报道,目前英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推测,认为如果恐龙的生理结构类似于当今的爬行类动物的话,那么6500万年前,由于地球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恐龙后代的性别大受温度影响,出现了严

重的性别失调现象,雌性恐龙越来越少,以至恐龙家族渐渐无法继续繁衍。

地球气候变冷恐龙家族只添男丁

在动物王国中,脊椎动物的性别就是在受精的一刹那由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决定的,如果一条X染色体遇到了一条Y染色体,那么下一代性别就是雄性;如果两条X染色体相遇,那么下一代性别则为雌性。哺乳动物、鸟类、蛇类以及爬行动物中的蜥蜴后代性别都是如此确定的。然而,由于生理构造和新陈代谢不同,大多数卵生爬行动物后代性别的确定方式非常独特,它们受孵化时巢穴温度的影响,海龟和鳄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即便它们在同一巢穴中生下上下两层蛋,由于温度不同,孵出的幼体性别也不同。

近几年来,英国利兹大学的大卫·米勒教授带领一个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认为恐龙的生理构造与当今的卵生爬行动物颇为相似,他们由此推测出恐龙后代的性别很可能也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并提出寒冷天气状况会导致恐龙家族多添雄性宝宝,这极可能是导致恐龙覆灭的重要原因。

小行星撞地球性别失调最终灭绝

目前,科学界有一种比较统一的说法:在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曾与地球相撞,导致许多恐龙和其他古生物死亡,碰撞使得大量尘埃漫天飞舞,还令火山运动更加频繁,导致大气中的火山灰增多,因而地球上一度阴云密布,罕见阳光,地球的温度随之急剧下降。

米勒认为,幸存下来的恐龙在这样的条件下继续生存繁衍,但是由于天气寒冷,恐龙妈妈孵出的大多是雄性小恐龙,这使恐龙世界雌雄比例严重失调,随着雌性恐龙的逐渐减少,恐龙家族也就走向了灭亡。

米勒研究小组中的另一位专家舍曼·西尔博也表示:“在6500万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并没有全部灭亡,当时的温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那些庞然大物(指恐龙)的遗传系统并没有改变,所以无法与环境适应,以至恐龙家族性别失调。”

有人指出,早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海龟和鳄鱼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它们又是如何逃过这场劫难,顺利繁衍到现在的呢?专家们近日也对此做出了解释。有科学家在论文中写道:“这些动物(指海龟和鳄鱼)一直生活在水陆交界地带,诸如河床和浅水洼里,这些地方的环境变化相对较小,因而它们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以往恐龙灭绝说

■"气候大变动论"持这种说法的科学家们认为白垩纪晚期的造山运动引起气候的剧烈变化,许多植物枯死,食用植物的恐龙因此死去。

■"疾病论"美国权威的病理学家认为在地球上恐龙这一物种发展到最鼎盛的时候,一场类似于人类目前面临的艾滋病一样的神秘病毒或者瘟疫突然席卷了整个地球,使称霸地球长达1.4亿年的物种灭绝。

■"地磁移动论"以美国肯涅学院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地球磁极的极圈曾多次发生移动,每次移动都导致自然环境巨大变化,恐龙难逃绝种之劫。

■"便秘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食草类恐龙的食物以苏铁、羊齿等植物为主,后来这类植物灭绝,所以恐龙们不得不改食桑树等植物,造成便秘,食而不化而死亡。

■"种族老化论和哺乳类竞争论"持这两种观点的人认为,在生存竞争中,"后来者"哺乳类不但与恐龙争食,而且把恐龙蛋吃光了,使恐龙绝了后。

那颗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有多大?有什么科学依据?

直径应该在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 ,根据人们对于历史的研究,人们对于恐龙的研究,所以确定是因为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

把恐龙灭绝的那颗小行星到底有多大

直径为十公里宽。

关于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最通常的说法是小行星撞击地球。6500万年前,一颗十公里宽的小行星碎片抵达地球,它质量达20000亿吨,速度在地球引力下快速加快,从每小时6.5万公里增加到7.2万公里,合每秒20公里,这么快的速度,大气层根本无法减速。它进入大气层,开始燃烧,温度接近20000℃,亮度是太阳表面的100万倍,它飞越大西洋,朝墨西哥撞去,但当时的中国东海岸也能看见它。它5秒内就穿越了近地大气层,爆炸威力相当于1亿兆吨TNT当量。它撞击了墨西哥湾浅水区,那里的海水被蒸发,以每小时16万公里的速度冲击外太空。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形成了一片温度高7800℃的云层,5小时内,这片热云便包围了地球,但却难以消散,小行星还引发了地震和海啸,致使火山大量喷发,云层厚几千米,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 全球温度急剧下降,这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十年之久,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 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了,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就有恐龙。

曾经造成了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直径有多大?

地球经存在了46亿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地球经历过无数次环境大变革和生物大灭绝!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便是6500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地球。

这场撞击究竟如何惨烈我们已经不得而知,虽然撞击并未直接灭绝恐龙,但确是造成恐龙们退出历史舞台的罪魁祸首!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有所疑问,究竟是多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才会造成称霸地球物种的灭绝?

最开始的时候,科学家们认为是一颗较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的灭绝,但随着搜集到的证据越来越多,他们渐渐否定了这种想法,尤其是在发现了当初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地点之后。

小行星撞击地点位于墨西哥湾的尤卡坦半岛外海位置,根据考古学家对于岩石样本的时间鉴定以及周围生态环境的考察,确认这里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点。而根据陨石坑的大小推断,这颗小行星比人们之前想象的要小得多,直径大概只有10公里!

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大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从天而降,其质量大约有2000亿吨,由于巨大的地球引力,小行星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具有强大的动能。虽然地球大气层对陨石具有天然的抵挡作用,但面对如此大的小行星,抵挡效果可以忽略不计!

最终,这颗小行星撞击到了地面上,仅仅是撞击产生的爆炸就释放出了高达4.2×10^23焦的能量,这相当于200万颗沙皇氢弹同时爆炸(沙皇氢弹是目前为止人类引爆的最可怕可武器,其爆炸威力达到了5000万吨TNT当量),同时,撞击产生了直径足足有180公里的巨大陨石坑。

恐龙在这场爆炸中灭亡了吗?事实并非如此!虽然爆炸非常惨烈,但地球毕竟过于巨大,爆炸造成的杀伤力有限,然而撞击之后发生的事情才是恐龙灭绝的根本原因。

爆炸掀起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地球大气层中满是颗粒状的漂浮物。我们知道,就算在现代社会,烟尘污染的致死率也是非常高的!大量的烟尘严重影响了生物的呼吸,尤其是恐龙这样摄氧量大的生物最为明显。

不仅如此,厚厚的烟尘隔绝了阳光,使得整个地球暗无天日!大量植物死亡,同时也造成了以植物为食的食草型动物大量死亡,整个食物链趋于崩溃!像恐龙这样的大型动物因为失去了食物来源而出现大范围的死亡!

可以说,小行星的撞击导致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破坏了地球的食物链,这才是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

即便如此,恐龙也在如此的灾难环境下挣扎着,经过了长达200万年的挣扎进化,恐龙们终究是走向了灭亡的命运,只有极少数小型恐龙进化成了鸟类的祖先,已然活跃在我们的身边。

由于绿色植物的大量死亡,地球上的氧气浓度也变得稀薄起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大气层的成分趋于稳定,逐渐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而氧气浓度的降低导致生物新陈代谢降低,所以,小型哺乳动物开始占据地球,恐龙时代一去不复返!

虽然无数物种在进化过程中消失在了地球上,但恐龙退场的方式不免让人唏嘘!长达1.6亿年的恐龙帝国居然被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毁灭,这样意外性的结果让人升起了一种恐惧!

而且以人类目前的科技,如果发生恐龙当年的那一幕,甚至是更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我们也未必能够逃脱灭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