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地图,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

2023-03-20 14:01:14 游戏资讯 zhumx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是什么?

《郑和航海图》。

《郑和航海图》制作于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它不仅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资料。

该图是对于郑和下西洋航路的记录,全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图中标明了航线所经亚非各国的方位、航道远近、深度、以及航行的方向牵星高度。

扩展资料

《郑和航海图》得以传世,是由明代晚期作者茅元仪收录在《武备志》中。原名叫做《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原图呈一字形长卷,收入《武备志》时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图20页,共40幅,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二幅。

航海图以南京为起点,出海后沿海岸南下,一直到达中南半岛、马来半岛海岸,穿越马六甲海峡,经锡兰山(即今斯里兰卡)到达溜山国(今马尔代夫)。在这里,开始分为两条航线,一条横渡印度洋到非洲东岸;另一条从溜山国横渡阿拉伯到霍尔木兹海峡。

航海地图高20.3厘米,全长560厘米,绘制了530多个地名,包括了亚非海岸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往返航线各50多条,更附有很多用作导航的定位数据,很具实用价值。充分说明当时中国海船的远航经验甚为丰富,航海技术水平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是《郑和航海图》,其原名为《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

很多小伙伴都对历史和地理非常感兴趣,喜欢阅读各个航海续集,相信有不少人和我一样不知道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是什么,下面一起来跟我看看吧!

详细内容

01

简介

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 ,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资料。该图是对于郑和下西洋航路的记录,约成于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五年(1430)间。

02

绘制过程

该图制作时间不详,一说作于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后,全体下洋官兵守备南京期间。其时正值明宣宗朱瞻基酝酿再下西洋之际,加之暂停时间较长,有暇整理,遂将郑和船队历次下西洋航程综合整理,绘制成整幅下西洋全图。

03

图册内容

《郑和航海图》共20页航海地图、109条针路航线,以及2页4幅的过洋牵星图。其中的航海地图高20.3厘米,全长560厘米,包含500个地名。全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

海底两万里航海路线图

海底两万里航海路线图如下: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

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

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是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的一个导火索。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高大形象,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创作小说之初,凡尔纳和出版商赫泽尔之间就书中的主人公鹦鹉螺号船长尼摩的特征展开了一场争论。赫泽尔认为该把尼摩描写成为奴隶贩卖交易的死敌,为他对某些海上船只的无情攻击提供清晰而理想的辩护。但凡尔纳却希望尼摩是位波兰人,他永不宽恕地把仇恨直指向俄国沙皇。

不过赫泽尔担心他引起外交上的分歧,使该书在有利可图的俄国市场上遭禁。最后,作者和出版商逐渐相互妥协了,他们认为尼摩的真正动机应当弄得模棱两可才有吸引力,尼摩应当被大致定位为自由的拥护者和反压迫的复仇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底两万里

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是什么

《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存在最早的航海图集。

《郑和航海图》成图时间具有争议,但最晚不超过15世纪中叶。《郑和航海图》共20页航海地图、109条针路航线,以及2页4幅的过洋牵星图。其中的航海地图高20.3厘米,全长560厘米,包含500个地名。

全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图中标明了航线所经亚非各国的方位,航道远近深度以及航行的方向牵星高度,对何处有礁石或浅滩也都一一注明。

扩展资料

《郑和航海图》对山岳、岛屿、桥梁、寺院,城市等物标,是采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立体写景形式绘制的,形象直观,易于航行中辨认。主要国家和州、县、卫、所、巡司等则用方框标出,以示其重要。

当然和现代的航海图作对比,发现这幅航海图的比例和现实有很大出入,并不准确,但这无损对航海的实用性。该图集除了成为当时远洋的重要航海工具外,还对后人研究中国古代航海史和亚非航线的开辟,起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和航海图

航海中地图跟指南是不是缺一不可的

是的。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航海行驶,海面辽阔,需要有航海地图帮助驾驶者进行规划路线,指南针可帮助航海时找到方向。航海地图和指南针,被发明以来帮助航海船行驶个大洲,减少了航海人员和船上货运的损失。

世界上第一张用比例尺绘制的全球地图是什么?

世界上第一张用比例尺绘制的全球地图是墨卡托。

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1512年3月5日-1594年12月2日)是16世纪的地图制图学家。精通天文、数学和地理。1512年3月5日出生于荷兰佛兰德斯省(现比利时安特卫普附近)。1530—1532年就读于卢万大学。1552年移居德国的杜伊斯堡。

早在1537年绘制了第一幅地图(巴勒斯坦),后接受对佛兰德斯进行实地测绘任务,采用哥伦布发现的磁子午线为标准经线,为实测地图的开端。1540年在卢万开设地图作坊,印出依比例实测地图,引起广泛重视,并制成了地球仪,1568年制成著名航海地图“世界平面图”。

墨卡托地图介绍

墨卡托一生致力于地理制图。先后绘制“巴勒斯坦地图”(1537)、“世界地图”(1538)和“佛兰德地图”(1540),制造了一个地球仪(1541)和一个天球仪(1551)。1554年编制出版欧洲地图,对托勒密地图作了修改。

1569年首次采用正轴等角圆柱投影编制航海图(世界图),使航海者能运用直线导航,不需要转换罗盘方向。这种投影后称墨卡托投影,至今为中纬度和低纬度航海图所采用。

墨卡托的另一贡献是编制了一部包括世界各地区的地图集,并采用古希腊神话中半神半人阿特拉斯(Atlas)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