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事件,1993年10月在俄罗斯发生的“炮打白宫”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2023-03-20 23:26:29 最新游戏资讯 zhumx

匈牙利十月事件的过程

23日事件发生不久,格罗就向苏联驻匈牙利大使安德罗波夫请求苏联派军队对付游行示威。23日晚10~11点,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会议,多数成员同意立即出兵。24日下午,在没有获得匈牙利政府正式邀请的情况下,苏联发动了代号为“行动波”的第一次干预行动。档案记载,根据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的决定,由第128步兵师和第39机械化师编成的苏军部队于2时15 分越过国境线进入匈牙利境内。

与此同时,由苏共领导成员米高扬、苏斯洛夫、谢洛夫组成的三人代表团赶赴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他们到后发现,局势并不像格罗所描述的那样到了“灾难性”的地步。但此时苏军已经进入匈牙利,事件变得更为复杂。一些工厂成立了革命委员会,许多工人参加到抵抗苏军干预的行列,匈牙利军队纷纷倒戈,大批武器流向社会。“一场匈牙利和苏联之间的冲突开始了”。25日,布达佩斯发生两起流血事件:其一,当大批群众在议会大楼前集会时,有人从附近的屋顶向苏联士兵射击,苏军的一辆坦克被烧毁。苏军随即开枪还击,打死了60名匈牙利人。其二,在匈党中央大厦前,苏军坦克兵把走近的匈牙利警卫部队当成叛乱者开枪射击,又有10人被打死。此后,布达佩斯市内枪声不断,其他城市的形势也紧张起来。全国各地掀起了总罢工,要求苏联军队撤出的呼声越来越高,游行示威演变成了骚乱。

当日,纳吉在电台再一次发表广播讲话。他说,匈牙利政府将与苏联就两国关系,特别是苏联军队撤出问题进行谈判,匈牙利局势一旦恢复正常,苏军就应被立即召回。苏联代表团却发表声明说,苏军撤出匈牙利是不现实的,“但可以宣布在布达佩斯恢复秩序以后,苏军回到自己的驻地”。 25日流血事件发生后,经苏共同意,匈牙利劳动人民党中央罢免了格罗的职务,由卡达尔·亚诺什继任第一书记,当天局势也趋于平静。纳吉期待着匈牙利事件能有一个“波兰式”的解决结果。然而此时,苏联模式和苏联控制带来的痛苦和怨恨刺激着匈牙利人,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吸引着他们,波兰的成功鼓舞着他们,西方的宣传煽动着他们,苏军的坦克威逼着他们,多年来压抑在心头的民族屈辱感在激励着他们。因此,人们越来越激进。纳吉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试图以谈判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他开始不停地接待一波又一波的代表团。

此时,匈共党员纷纷退党,人数由87.1万骤降至不到3.8万,匈牙利社会主义的名誉也受到很大破坏,民众提出了各种各样混乱而激进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1956年10月26日,纳吉向米高扬和苏斯洛夫表示,鉴于前来与政府谈判的各类代表团越来越强烈地提出更换政府的要求,匈牙利党和政府目前最可行的是改组政府,具体来讲,就是从过去的小资产阶级政党以及知识分子、大学生和工人中,吸收五至六名拥护人民民主的著名民主人士参加政府。这一选择经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全体通过,也得到了米高扬等人的认同。1956年10月27日,纳吉宣布了新政府的组成名单。

新政府成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定性这场骚乱。鉴于参与者中虽有一些旧军官、刑事罪犯,但绝大多数是学生、倒戈军人以及工人和市民。所以,在当晚召开的内阁会议上,纳吉要求改正对该事件性质的提法,承认这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具有人民和民主根源的运动”,建议与骚乱者进行协商以稳定国内局势。

1956年10月28日下午17点25分,纳吉公布新政府宣言,认为这是一场民族民主运动,是“不久以前的严重罪行引发了这次声势浩大的运动”;他还公布了新政府的施政纲要;做出了两个有关时局的决定,一是制止流血事件,立即实行全面停火,二是匈苏两国政府将就苏军尽早撤离达成协议。

1956年10月29日,停火令正式生效,苏军开始撤离。然而,这一切来得太晚,近8000名刑事罪犯卷入到混乱之中,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武器,四处打砸抢劫。

与此同时,民众对纳吉新组成的政府也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一个吸收了几个非党派人士的政府仍然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他们要求必须在自由选举的基础上由多党联合组成新政府。 苏联领导人在如何处理匈事件问题上意见并不统一。莫洛托夫等强硬派主张立即派兵镇压;米高扬等温和派则主张依靠纳吉来控制局势;赫鲁晓夫则采取调和立场,一方面迅速派出武装力量,同时对纳吉政府采取了密切关注但暂不干预的政策。但28日以后苏联领导人的态度明显转变,赫鲁晓夫在31日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宣布,苏联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在匈牙利整顿秩序”。

根据历史档案等史料,导致苏联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西方的关注以及各媒体报道产生的负面影响;二是中共和意共的支持;三是匈牙利局势的恶化。1956年10月30日清晨,布达佩斯共和国广场发生了一周以来最为严重的惨案,国家保安局新兵、国防部两名上校、布达佩斯市委书记被群众正法;四是苏共中央领导层对事件和纳吉的看法渐趋一致,认为这是一场反苏、反社会主义的暴乱,纳吉已背弃了社会主义。苏联领导人决定再次对匈牙利进行干预。

1956年10月31日晚些时候,纳吉获悉苏军正大规模地越过边境,向布达佩斯方向行进,就向苏联驻匈使馆提出抗议。1956年11月1 日19点40分,纳吉发表广播讲话,代表政府正式宣告匈牙利中立,同时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通报匈牙利政府立即废除华沙条约,要求四大国给予援助来保卫这个国家的中立。

匈牙利政府宣布国家中立后,接到了苏方同意立即就撤军进行谈判的口头照会,纳吉随即派代表团与苏方开始谈判。苏军入境的消息使匈各政党和社会各阶层与政府表现出空前的团结一致。与此同时,纳吉开始着手改组政府。1956年11月3日早,新的多党联合政府在团结一致的气氛下组成。共产党、小农党和社会民主党分得三个部长席位,裴多菲党占两个部长席位。但名单中的共产党员部长之一、匈党第一书记卡达尔已于11月1日晚“失踪”。

1956年11月3日晚10点,帕尔将军率领的匈牙利代表团与苏方开始谈判。史料表明,谈判进行一半即被苏联克格勃主席萨罗夫率人打断,匈代表团成员被抓。1956年11月4日凌晨,以卡达尔为首的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宣告成立。一刻钟后,纳吉向全国人民发表了最后一次讲话,“今天黎明时分,苏联军队开始进攻我们的首都,其明显的用意是推翻匈牙利合法的民主政府”。匈牙利军队没有进行抵抗。15分钟后,苏军以17个师的兵力向布达佩斯发动了军事行动。 1956年匈牙利事件时,教皇庇护十二世连发三个“通谕”,支持爱国民众。

苏军向布达佩斯发动了代号为“强风”的军事行动,并迅速地控制了匈牙利全境。

1993年10月在俄罗斯发生的“炮打白宫”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分类: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解析:

1993年10月,叶利钦下令军队包围俄罗斯杜马所在的议会大楼,随后进行了炮轰,以武力强行解散杜马。

“炮打白宫”事件 又称十月事件

1993年10月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在莫斯科实行紧急状态令。4日凌晨,俄 *** 军奉命进入莫斯科。8 时许, *** 军的数十辆坦克和装甲车包围了议会大厦,随后发起进攻。 *** 军同忠于议会的战斗队进行了长达10个小时的激战。最后,议长哈斯布拉托夫、议会任命的代总统鲁茨科伊以及支持议会的几名将军被捕。据官方宣布,这场 *** 造成1 42人死亡,744人受伤。事后,新闻媒介称之为“10月事件”。

十月事件始末

这次事件是俄罗斯最高执行权力机关和最高立法权力机关持续激烈斗争的结果。从1992年初叶利钦推行激进的改 革政策以来,以叶利钦为首的一方和以议长哈斯布拉托夫、副总统鲁茨科伊为首的另一方之间,在改革政策、国内经济形势评 估、新宪法内容、俄罗斯政体以及对外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双方互相攻讦,各自为政,以致发展到两个政 权并存的局面。

9月,两派权力斗争进一步升级。9月1日,叶利钦宣布解除鲁茨科伊副总统职务。9月18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 宣告成立,准备取代最高苏维埃。同日,叶利钦重新任命盖达尔为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9月21日,叶利钦发布命令,中止俄罗斯人代会和最高苏维埃的全部权力,并宣布俄罗斯联邦新的立法权力机关--联邦大会的选举将在12月11-12日 举行。这些措施无疑是要摧毁哈斯布拉托夫和鲁茨科伊的权力基础。

哈斯布拉托夫和鲁茨科伊采取了反击措施。9月3日,俄罗斯议会通过决定,否决总统有关解除副总统鲁茨科伊职务 的命令。9月21日,俄议会主席团通过致俄罗斯公民书,废止叶利钦中止议会权力的命令,停止叶利钦的总统职务,并宣布 由鲁茨科伊任代总统。同日,鲁茨科伊宣布接任俄罗斯总统,并任命阿恰洛夫上将为国防部长。次日,又任命巴兰尼科夫为安 全部长、杜纳耶夫为内务部代部长。哈斯布拉托夫号召举行全国总 *** 。

从9月24日开始,议会大厦已被 *** 军警包围,与外界电话联系被切断,所有通往议会大厦的道路亦被 *** 军警封 锁。接着, *** 停止了对议会大厦的供电、供水。新成立的议会武装小组则向议会警卫部门和志愿保卫人员分发了武器弹药, 准备抵抗。武装冲突一触即发。

在双方对峙加剧的形势下,俄 *** 院长佐尔金9月24日提出了解决俄政治危机的零点方案,建议总统撤销9月 21日解散人代会和最高苏维埃的命令,议会也撤销有关决定,使局势恢复到9月21日前的状态;同时建议在12月21日 同时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这一建议得到了一些政治力量的支持。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西二世也奔走于叶利钦和议会领 导人之间。呼吁双方举行和谈。

在各方压力下,对立双方于10月1日重新举行谈判寻求妥协。但哈斯布拉托夫、鲁茨科伊和一部分议员坚决拒绝叶 利钦提出的“必须无条件交出武器”的条件,10月3日,局势进一步尖锐化。数千名支持议会的莫斯科市民冲破了由警察和 特种部队在议会大厦附近设置的层层防线,并在议会大厦前举行了 *** ,接着他们又企图占领莫斯科市 *** 大厦、国家广播电 视大楼和莫斯科广播电视大楼。双方发生激烈冲突。在谈判破裂、局势恶化的情况下,叶利钦下令 *** 军进攻议会大厦,并很 快占领了议会大厦,从而结束了在俄罗斯政坛上持续了一年多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十月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并没有摆脱危机,相反危机更加深刻了,统治集团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步伐更加快了。早在1930年10月,参谋本部和关东军中的少壮派军官就曾谋划政变未遂。1931年3月,大川周明及桥本欣五郎等“樱会”分子打算举行政变,推倒政党内阁,拥戴陆相宇垣一成组织军部独裁政权,结果因宇垣“中途变心”而流产。10月,大川周明再度会同桥本等樱会分子及西田税等人筹备发动“十月事件”。

十月事件的介绍

十月事件,又称炮打白宫事件,是1993年10月叶利钦下令军队包围俄罗斯杜马所在的议会大楼,随后进行了炮轰,以武力强行解散杜马的事件。从1993年10月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在莫斯科实行紧急状态令。4日凌晨,俄政府军奉命进入莫斯科。8 时许,政府军的数十辆坦克和装甲车包围了议会大厦,随后发起进攻。政府军同忠于议会的战斗队进行了长达10个小时的激战。最后,议长鲁斯兰·伊姆拉诺维奇·哈斯布拉托夫、议会任命的代总统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鲁茨科伊以及支持议会的几名将军被捕。据官方宣布,这场流血冲突造成142人死亡,744人受伤。事后,新闻媒介称之为“十月事件”。

历史上的十月都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历史上的十月发生的重大事件:

一、10月16日

1、1555年——毛利元就与陶晴贤在严岛爆发严岛合战,毛利军获胜。

2、1793年——法国大革命期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斩首。同日,颁布革命历法。

3、1806年——俄土战争再起。

4、1813年——莱比锡战役,法军大败,拿破仑败返莱茵河西岸。

5、1846年——美国牙科医生威廉·托马斯·英顿博士在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所作的一次手术中,首次公开使用莱瑟昂(乙醚)止痛。

6、1859年——美国反奴隶者约翰·布朗宣布起义。起义者一度占领政府军库,解放了附近的奴隶。后起义失败,但促成美南北战争爆发。史称“布朗起义”。

二、、10月20日

1、1548年——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建成。“拉巴斯”在西班牙文中是“和平”的意思。

2、1600年——岛左近率领的西军在杭濑川击退东军,即为杭濑川之战。

3、1626年——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在沈阳登基,是为清太宗。

4、174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去世,其女儿玛丽娅·特蕾西娅根据遗诏成为奥地利首位女大公。

5、1803年——美国国会批准路易斯安那购地案。

6、1818年——美国和英国签订《1818年条约》,确定大致以北纬49度线作为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边境。

7、1827年——希腊独立战争:英国、法国、俄国三国海军在纳瓦利诺战役中彻底击溃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埃及和突尼斯海军。

8、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三、10月21日

1、1512年——马丁·路德进入维滕堡大学神学院。

2、1520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在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

1639年——荷兰的马顿·特罗普指挥荷兰舰队于唐斯之战重创西班牙舰队,迫使西班牙最后放弃了征服荷兰的企图并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力量。

3、1641年——爱尔兰爆发民族起义。

4、1652年——法国投石党起义被平息,法王路易十四返回巴黎。“投石党”起义又称“福隆德”起义。

5、1797年——美国海军最早的护卫舰“宪法号”(别名“勇敢老头号”)在波士顿下水。

6、1805年——英国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战胜法国。

7、1805年——拿破仑率领法军在乌尔姆打败奥地利军队,奥地利将军麦克。

四、、10月26日

1、740年——君士坦丁堡发生大地震。

2、1525年——西班牙承认法国对米兰的占领。

3、1776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出使法国,谋求法国支持美国独立运动。

4、1795年——法国大革命:五人督政府成立。

5、1825年——伊利运河落成。

6、1860年——意大利统一:加里波第同意将其征服的两西西里王国交给撒丁王国君主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

7、1863年——现代足球诞生日。

8、1895年——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陆皓东被捕

9、1900年——慈禧太后挟光绪帝西逃,到达西安。

10、1904年——南洋华侨巨商张振勋因捐巨款办实业而受爵。

11、1905年——挪威独立,获得承认。

五、10月28日

1、306年——马克森提成为罗马皇帝。

2、312年——君士坦丁一世击败马克森提,统一罗马帝国

3、1277年——元大都(今北京)出现日全食。

4、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靠岸。

5、1868年——爱迪生申请平生第一项专利——电子投票记录仪。

6、1886年——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为自由女神像揭幕。

7、1902年——马克思第一次被介绍给国人。

8、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从奥匈帝国独立。

9、1919年——美国全国禁酒法令颁布。

10、1922年——墨索里尼率领意大利法西斯分子向罗马进军,并在梵蒂冈教廷的帮助下接管意大利政府。

扩展资料:

11月11日大事记:

1、2009年11月11日淘宝开始举办双十一促销活动。

2、2005年11月11日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亮相。

3、2003年11月11日新京报创刊、新京报社成立。

4、2001年11月11日第九届全运会在广州市开幕。

5、2001年11月11日中国签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

6、1993年11月11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7、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

8、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9、1918年11月11日约瑟夫·毕苏茨基进军华沙、波兰独立。

10、1889年11月11日华盛顿州成为美国的第42个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0月16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0月20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0月21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0月26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0月28日

百度百科-11月

2021年10月新闻摘抄简短10条

本文中,我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十月热点新闻事件摘抄,一起来看看吧!

国内热点新闻摘抄

1、2021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在武汉举行。

2、乌鲁木齐市1例无症状感染者为物流公司装卸工,重点人群核酸采样均为阴性。

3、国家卫健委10月16日通报:15日31省市新增确诊病例1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31省份增本土无症状3例。

4、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5、我国将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从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5个方面提出24条重点举措。

国际新闻摘抄

1、王毅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通电话:愿同伊方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加强协调合作。普京邀请中国等国利用北极航线促进贸易业务,赵立坚:中方尊重北极国家在其国家管辖范围内海域享有的合法权利。

2、截至北京时间10月16日21时21分,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累计确诊240184293例,其中死亡4891969例。

3、美国新冠累计确诊病例44886339例,累计死亡病例723764例。克林顿健康状况改善但仍需住院,拜登:早日康复。美国将从11月8日起允许完全接种新冠疫苗的外国旅客入境;入境美国的旅客可接种的新冠疫苗包括美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和授权的疫苗、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认证的疫苗(含国药北京和科兴疫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国际空间站失去方位半小时,机组成员无危险。韩国三星等企业不愿提供半导体商业机密,美国威胁称:别逼我走那一步。

4、德国将正式开启组阁谈判,社民党希望圣诞前完成组阁。英国保守党议员大卫·艾姆斯集会遇袭身亡,警方:系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在英格兰南部的埃塞克斯郡。意大利启用工作场所新冠“通行证”制度。

5、岸田文雄:经济上稳定与中国关系,政治上坚定日本立场。岸田文雄任上首次与文在寅通话,商讨慰安妇等问题。进口灭菌奶在韩人气走高,韩国将取消进口乳制品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