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全部回目 百度百科(演义三国)

2023-03-28 4:13:58 攻略信息 zhumx

《三国演义》全部回目:细的回合就不单一说了。总结一下大的回合。这些比较经典

桃园结义(共2回)

除董卓(共7回)

三让徐州(共4回)

斩吕布(共6回)

煮酒论英雄(共5回)

千里走单骑(共5回)

灭袁绍(共4回)

三顾茅庐(共5回)

长坂坡(共4回)

赤壁之战(共8回)

三气周瑜(共7回)

战马超(共2回)

入西川(共6回)

逍遥津(共4回)

取汉中(共4回)

失荆州(共4回)

魏蜀称帝(共3回)

夷陵之战(共6回)

七擒孟获(共4回)

六出祁山(共15回)

九伐中原(共9回)

破西蜀(共4回)

三分归一统(共2回)

三国演义的剧情简介 · · · · · ·

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鲍国安 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 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 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本片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编。

《三国演义》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pwd=cpvi 提取码: cpvi

演义三国(演义三国叁破解版) 第1张

三国演义三国哪三国

《三国演义》的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国。《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其主要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建立晋朝的故事。通过三国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

三国演义简介

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三国演义的意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和六大名著之一。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作者就以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里的三国是哪三个国家?

《三国演义》讲的三国是魏国、蜀国、吴国。

《三国演义》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此态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滑枯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和六大名著之一。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三国演义》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pwd=2tbq 提取码:2tbq

三国演义是什么时候写的?

 成书于明初。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年间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该书24卷,240回。以后的刊本多从此出,只是在插图评点卷数回目文字上有些调整。至《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将240回合并为120回。,回目也由单句变为双句。近年来也有不少刊本名为三国志传而非三国演义的,如《新刻全象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等,这类志传系统与演义系统版本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一些情节上和文字上有出入外,主要是志传系统的本子中穿插着关羽次子关索一生的故事。认为这两个系统出于同一原本,只是在传抄过程中出现差异。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参考三国志传,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的增删和修改,并做了详细的评点。毛本三国,正统的道德色彩更加浓厚,但在艺术上有较大的提高,其评点文字也多有精到的见解,成为后来最流行的本子,后人称为三国演义,并渐渐与三国志演义混为一谈甚至将文学史上最有代表意义的书名三国志演义取而代之了。

三国演义三国哪三国 关于三国演义的国家介绍

1、主要指魏国、蜀国、吴国。曹操代表的魏国,刘备代表的蜀国,孙权代表的吴国。

2、魏国:三国时期的魏朝(220年-265年),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国。延康元年(220年),曹操死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曹魏始建。

3、蜀国:蜀国(221年-263年),即蜀汉、又称季汉。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在四川(蜀地)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

4、吴国:东吴(229年—280年)即三国时代的吴国,亦称孙吴。黄龙元年(229年)四月,孙权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是为吴大帝,则东吴也应始于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