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魏蜀吴的主要人物分别有哪些人 (三国魏蜀吴)

2023-04-09 11:03:04 最新游戏资讯 zhumx

魏:曹操、曹丕、曹植、张辽、司马懿、司马昭、邓艾、钟会;

蜀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姜维;

吴:孙策、孙权、周瑜、鲁肃、吕蒙、陆议、黄盖。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扩展资料

后世影响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

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

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三国魏蜀吴都是现在的哪里

;     三国时期的蜀国主要是现在的云南省和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陕西、甘肃、越南的部分地区,吴国北至江苏中部,南达越南中部,西抵广西东部,魏国前期疆域大幅度的扩大,在曹丕乘称帝时基本定型,几乎包含整个华北地区。

1、蜀国

nbsp;     蜀国的疆域北至武都、汉中,东达巫峡,南面包含云南、贵州,西部达缅甸的东部,主要包含现在的云南省和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还有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缅甸的东北部和越南西北部地区,平定了四郡之乱加强了民族团结。

2、吴国

nbsp;     吴国的疆域北至江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中部,南至通日南郡现在的越南中部,西部抵达交趾郡现在的广西东部,东部临海,主要包括现在的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和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上海和现在越南的北部等地区。

3、 魏国

      魏国在曹操即位时期疆域大幅度的扩大,在曹丕乘称帝时基本定型稳定下来,范围北至山西、河北和辽东,南与匈奴、鲜卑及高句丽为邻,东临黄海以寿春和襄阳为重镇,大致上包含了整个华北地区,西至甘肃以长安为重镇。

三国演义魏蜀吴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各一人

蜀国诸葛亮、魏国司马懿、吴国孙权。

1、诸葛亮

蜀汉丞相,最初隐居在襄阳隆中,由徐庶向刘备指引,后经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一开始并不被关羽张飞所看好,火烧博望坡后关张对诸葛亮的智谋心悦诚服。

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军退走江夏,临走时诸葛亮设下伏兵水淹、火烧曹操军。而后作为使者去往江东舌战群儒并说服孙权与刘备联盟共同对抗曹操。

与周瑜合作但斗智斗勇火烧赤壁,并料到周瑜想要加害自己而预先让赵云驾小船来接应,回刘备营中后调遣关羽张飞赵云对曹操进行追击,策划出关羽华容道的典故。

曹操败走后,诸葛亮用计袭取了周瑜马上就攻下的江陵,反攻荆州后识破了周瑜的假道灭虢计策,将周瑜活活气死,致使周瑜临死说“既生瑜何生亮”。

刘备入川时折了庞统,驻守荆州的诸葛亮给叮嘱关羽“东联孙吴,北抗曹操”,带张飞、赵云等将入川支援,顺势拿下成都,而后参与了汉中争夺战,与群臣劝刘备称王。

关羽失荆州后,假装生病来劝刘备称帝。刘备伐吴失败后托孤诸葛亮,并让刘禅及其两个弟弟刘永、刘理认诸葛亮为相父。

刘禅刚即皇帝位不久,曹魏司马懿用计安排五路大军进攻蜀汉,诸葛亮不出丞相府就将五路大军悉数平定。而后调兵遣将七擒孟获平定南中,但在火烧兀突骨时自觉杀伤太过有损寿命。

积蓄到足够的力量后,诸葛亮率军北伐,六出祁山,虽然颇有战果,但未能完成克定中原、兴复汉室的目标,寿命临尽之前布七星灯阵续命,但被魏延无意中弄灭灯火,将平生所学传与姜维并定下计策后去世。

2、司马懿

司马懿,曹魏权臣,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汉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

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

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

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

3、孙权

孙权于十九岁时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被尊为吴侯。他紫髯碧眼,相貌堂堂。诸葛亮出使东吴时,舌战群儒,智激孙权,使其同意结成孙刘联盟。

后孙权听从周瑜之计,以招亲之名让刘备来东吴,却被吴国太搅乱大局,致使其妹妹孙仁假戏做真,嫁给了刘备。刘备入蜀后,孙权接回妹妹,并夺荆州、斩关羽。

刘备伐吴,孙权听从阚泽意见,命书生陆逊为大都督,终于大破刘备。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建吴称帝,并迁都建业。

三国简史: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到208年的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266年2月8日,魏国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结束,晋朝时代开始。280年,晋灭东吴,统一全国。至此,三家归晋。

魏蜀吴三国分别都是由谁建立起来的?

三国是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期间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魏国

魏国是由曹操的儿子曹丕所建立,他也是曹魏的开国皇帝。虽然曹操曾经长期挟天子以令诸侯,但皇帝还是汉献帝。而直到220年,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

曹魏是三国里面最强大的国家,早在之前另外两方势力几乎一直被曹操追着打,曹魏的疆域很大的功劳来自于曹操,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

不过曹魏政权也并没有存在多长时间,在政权建立后没有多久,大权旁落了,掌握大权的成为了司马家,而最终也正是司马家取而代之建立了西晋。

蜀国

蜀国的建立者是刘备,在曹魏建立后没有多久,221年,刘备也在成都登基为大汉皇帝,国号汉,建元章武。

蜀汉历二帝,共四十三年。两位皇帝分别是刘备以及他的儿子后主刘禅。后主刘禅大概其也是三国里面最出名的二代皇帝了,他也是蜀汉的末帝,被俘虏到了曹魏,乐不思蜀就说的是他。

吴国

吴国的建立者是孙权,229年,孙权称帝,迁都建业,国号吴。史学界称为孙吴,也由于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

吴国的根基是有孙坚和孙策父子俩完成的,后来孙策的弟弟孙权接班后得到了周瑜等人的辅佐,巩固了基业。

不过孙权是三国中建国最晚的,吴国一共有四位皇帝,第一位就是孙权,第二位是他的儿子孙亮,后来臣孙琳废孙亮又立孙权第七子孙休。孙休死后没儿子就立孙和儿子也就是他侄子孙皓为帝。

孙吴是三国里存在时间最久的国家,共历经52年。随着孙吴被晋国所灭,三国时代也彻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