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中的 成吉思 是什么意思(成吉思是啥意思)

2023-04-14 5:18:45 游戏资讯 zhumx

成吉思在蒙语中代表的意思是坚强和大海的意思雀消。

相关介绍:

据《史集部族志》解释:蒙语“成”的意思是“坚强”,“成吉思”是其复数,《通史简编》也认为“成”是“刚强”,“吉思”是“多数”。因此成吉思汗是坚强的大汗的意思。

汗:即可汗,是四世纪以后北亚民族高级政治体首领的称谓,阿尔泰语系民族对首领的尊称。最早出现于3世纪鲜卑部落,最初这个称呼最早被用于称呼鲜卑部落的酋长,汉语译作“可寒”。

扩展资料

人物背景:

成吉思汗,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生于金朝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后因父亲被杀,所部就分散了。经不断努力,联合札木合以及父亲的安答脱斡领勒,重组乞颜,最后慢顷戚知慢发展最终统一蒙古。

当时,今中国北方区域处在女真金朝统治之下。大漠南北草原各部各自独立,互不统属。金朝对其实行“分而治之”和屠杀掠夺的“减丁”政策。

中国一些民族对最仔橘高统治者也有自己的称谓,北方民族多用“可汗”之号。据《辞海》“可汗”词条解释:“亦作‘可寒’、‘合罕’。古代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三世纪时鲜卑族中已有此称,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始于公元402年柔然首领社仑称丘豆伐可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孛儿只斤·铁木真

谁知道“成吉思汗”是什么意思

“成吉思汗”一词,要分开理解:“成吉思”“汗”。

“汗”就是哈那的读音,省略了后面的语气词。是王的意思,这一概念。

至于“成吉思”这三个字,究竟是分开理解,还是就这样理解,我想了好久没想起我们拍洞语言里跟这三个字相近或相似的是哪个词。

我就翻看了下大家的回答,基本都源自于网络。

但是我不太认可网络上的说法。

有些蒙语,是因为发音才形成的汉字,但是发音若不能跟汉字对应,就会出现相似的汉字。

举个例子:我的家乡叫白音胡硕,但身份证上是巴彦呼舒。

读音差不多吧?但是不懂蒙语的人一看:哟,这不是两个地名么?

所以说,“成吉思”这三个字里,尤其“成”不一定是强大的意思,很可能读作“腾”。

“腾”这个字参考下腾格尔,就是类似天空的粗雀日子。

我们不善于抠字眼,你若问我怎么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我只能说我没学过蒙文,至于蒙文里有没有解释我是不清楚了,但是在日常蒙语里我没想起哪个词。

我理解的是“上天之子”的意思,这三个字得放在一起去理解。

“吉思”可能是象征着“供”或“尊贵”。

但不是海的意思。

海读作“跌列”袭凳枯这种发音。

成吉思汗是什么意思?

“成吉思汗”是铁木真于1206年获得的称号。

成吉思汗(蒙古语:ᠴᠢᠩᠭᠢᠰᠬᠠᠭᠠᠨ;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即元太祖,伏竖碧又称成吉思皇帝,成吉思可汗。民国以前的汉文蒙古史料中除史集及新元史本纪外都以成吉思可汗及成吉思皇帝称呼,成吉思汗称呼为民国自西方翻译而来。

《元朝秘史》记载为成吉思皇帝,《蒙古秘史》汉文版是现代翻译为蒙古人,蒙古帝国奠基者、纤槐政治家、军事统帅,皇帝(蒙古帝国可汗)。

名铁木真,秘史记音:帖木真,(西里尔字母:Тэмүжин),满清官译为特穆津。也有其他译法忒没真,意为“铁匠”或“铁一般坚强的人”、“铁人”。

奇渥温·孛儿只斤氏(蒙古语:ᠪᠣᠷᠵᠢᠭᠢᠨ,),尼伦蒙古乞颜(起延)部人。1206年春天—1227年8月25日在位,在位22年。1206年他登基时,诸王和群臣为他上蒙语尊号成吉思合罕。

扩展资料:

1、称号

1206年春天,蒙古贵族们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诸王和群臣为铁木真上尊号“成吉思汗”,正式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这是蒙古帝国的开始。成吉思汗遂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贵族民主为基础的蒙古贵族共和政体制度。

2、孛儿只斤·铁木真

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成吉思汗生于漠北草原(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成吉思汗父亲为其乞颜部酋长也速该。其名字“铁木真”之由来,乃是因为在他出生时,其父也速该正好俘虏到一位属于塔塔儿部族,名为铁木真兀格的勇士。

按当时蒙古人信仰,在抓到敌对部落勇士时,如正好有婴儿出生,该勇士的勇气会转移到该婴儿身上。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名遂因此而来。传说成吉思汗出生时,手中正拿着一血块,寓意天降将掌生杀大权。成吉思汗九岁时丧父,约于1170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缺举度百科-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中的“成吉思”指的是什么呢?

关于“成吉思”的意思国内外学者作过许多的考订(猜想)比较受大众认同的意思是“像海洋一样广阔”。

也有说法“成吉思”为“大海”的意思。

“成吉旅知胡思”记载

1.据《史集·部族志》解释:蒙语“成”的意思是“坚强”,“成吉思”是其复数,《通史简编》也认为“成”是“刚强”,“吉思”是“多数”。因此成吉思猛悉汗是坚强的大汗的意思。

2.“成吉思”蒙古语意思为“天赐”。成吉思汗即是上天赐予蒙古人的大汗。

3.《蒙古源流》和《蒙古世系谱》两书认为:泰和元年那年,铁木真已28岁,即位前三天,每天清晨都有一五色鸟鸣,声声如“拆拦成吉思”、“成吉思”,似是一种吉祥的征兆。所以,“成吉思汗”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成吉思汗的意思 成吉思汗的意思是什么

1、成吉思汗的意思:成吉思汗是蒙古的开国君主,其中“成吉思”是“大海”或者“强大”的意思,而“汗”则是蒙古对于统治者的尊称如同中国的皇帝,因此合起来的意思就是颂扬他是一个如同海洋一样伟大且强大的帝王。

2、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最为著名的闹亮历史人物之一,同时又液友宽是最具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3、在近现代数百年来,中外各国无数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名人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深度地研究和探讨了成吉思汗告知的事迹及成就,有人高度赞扬,有人批驳,但却无法否定成吉思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成吉思”是什么意思

“成吉思”是“大海”的意思,颂扬他和海洋一样伟大。,汗是皇帝的意思. 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元代追上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札木合,随他游牧。铁木真笼络人心,招徕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约在12世纪80年代,铁木真称汗。札木合率领札答阑、泰赤乌等十三部来攻,铁木真兵分十三翼迎战,因实力不敌而败退,史称十三翼之战。1196年,铁木真和克烈部脱里汗出兵助金,于斡里札河(今蒙古东方省乌勒吉河)打败塔塔儿人。金授铁木真以察兀忽鲁(部长)官职,封脱里汗为王(脱里从此称王汗,语讹为汪罕)。铁木真与王汗联兵攻打古出古·乃蛮部,回师途中又与乃蛮本部相遇。王汗见敌势盛,不告而退,把铁木真留在乃蛮兵锋之下。铁木真发觉后,迅速撤兵,回到自己牧地撒里川(在今蒙古克鲁伦河上游之西),反而把王汗暴露在敌前。王汗大败。因为有许多蒙古部众在王汗处,铁木真怕他们被乃蛮吞并,对自己不利,便派称为四杰的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领兵援救王汗,击退乃蛮。铁木真在部落争战中善于利用矛盾,纵横捭阖,逐渐摆脱了对王汗的臣属地位。1201~1202年,铁木真和王汗联兵,与札木合联盟(塔塔儿、乃蛮等部落联盟)大战获胜,札木合投降王汗。1202年,铁木真消灭了四部塔塔儿,占领了呼伦贝尔高原,实力猛增。1203年王汗对铁木真发起突然袭击,铁木真败退到哈勒哈河以北。不久,铁木真乘王汗不备,奇袭王汗牙帐,克烈部亡。同年,汪古部也归附铁木真。1204年,铁木真消灭了乃蛮太阳汗的斡鲁朵,成为蒙古高原最大的统治者。 补充: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源召开忽里台大会,即蒙古国大汗位,号成吉思汗。蒙古国初期,成吉思汗把蒙古牧民划分和固定在95个千户中。千户下设百户、十户。千户那颜都是成吉思汗的封臣,各千户内的牧民不能任意离开千户组织,对那颜有人身隶属关系。成吉思汗把一部分千户作为领民分给诸弟诸子,形成左右手诸王。又以木华黎、博尔术为左右万户那颜,即两个最大的军事长官。把怯薛(禁卫军)扩充到1万人,征调千户那颜、百户长、十户长的子弟充当怯薛,以此控制全国。设札鲁忽赤掌管户籍、词讼等行政、司法事务。成吉思汗的汗廷是由传统的草原贵族斡鲁朵发展起来的游牧军事封建国家机器。蒙古国建立后,大批原来的部落人口被分编在不同千户中,许多部落的界限从而泯灭,开始形成共同的蒙古民族,成吉思汗对此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邻近的吉利吉思、畏兀儿、哈剌鲁等部分别在1207年、1209年、1211年归附成吉思汗。 勃兴的蒙古贵族渴望占有大量财富。1205年、1207年和1209年成吉思汗三次大举入侵西夏。西夏不得已,纳女请和。1211年,又率领大军南下攻金。1215年,蒙古军占领中都,在辽西消灭金守军,攻占北京(在今内蒙古宁城西)。1218年,灭西辽。1219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向花剌子模发动了侵略战争枯缓。他几路进兵,分割包围了各战略重镇,各个击破,采用大规模屠杀、夷平城市、签发被俘人众打头阵等残酷手段震慑敌人,解除自己后顾之忧。战场上的主动权全在蒙古一方。1219年,蒙古军围攻讹答剌城,次年攻克。1220年,成吉思汗攻下不花剌、花剌子模新都城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等城,术赤、窝阔宴败绝台、察合台率兵攻克花剌子模都城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拖雷一军进入呼罗珊地区。哲别、速不台奉成吉思汗之命穷追花剌子模统治者摩诃末算端,后者逃至里海孤岛病死。哲别、速不台率军继续西侵,远抵克里木半岛。1221年,拖雷占领呼罗珊全境。成吉思汗追击新算端札阑丁至印度河,不获而还。1222年,在占领区置达鲁花赤监治。1223年,还撒麻耳干驻冬,次年起程还国。成吉思汗西征,进行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大破坏,给中亚各族带来极大灾难。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晌姿。次年西夏亡。1227年夏历七月十二日,成吉思汗病逝,临终提出联宋灭金的战略。大皇后孛儿台生子四人:长子术赤,为钦察汗国诸汗之祖;次子察合台,为察合台汗国诸汗之祖;第三子窝阔台,蒙古第二代大汗(元太宗);第四子拖雷,后人为元代和伊利汗国皇室。忽兰皇后生一子阔列坚,后裔入元封河间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攻金灭夏,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军事才能卓越,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力避树敌过多。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退诱敌、运动中歼敌等战法,史称“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另一方面,作战具有野蛮残酷的特点,大规模屠杀居民,毁灭城镇田舍,破坏性很大。13世纪主要封建国家社会危机深重,为成吉思汗实行大规模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