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适合玩游戏(不玩游戏的女人)

2023-01-06 21:51:35 最新游戏资讯 zhumx

为什么女生大多不喜欢玩游戏。

女生并不是不喜欢玩游戏,只是从小就接受了社会设定好的性别规则。

而玩游戏是在社会规定的女性既定角色和规则之外的事物。

如果把玩游戏替换成玩枪械,玩赛车,玩极限运动,或者更贴近生活的,为什么女性开不好车?所有这类问题的背后的逻辑和原因其实都是一样的。

女生为什么不喜欢玩枪械?因为枪械与男性角色紧密相连。同理,为什么媒体会将女司机当成特殊名词对待?因为司机这类角色从马车时代开始就是由男性扮演。

br /

你不是不擅长,只是没有去尝试

br /

女生从小真正有机会接触游戏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从童年期开始,女生的周围充斥着布娃娃和过家家这类将来的社会角色有关联的模拟活动,而玩游戏被社会设定为一个“那是男孩子的事”,从此和女生的成长过程绝缘。

所以觉得女生不喜欢游戏是因为自己玩得不好,其实是倒果为因了。这就如同去评价一个一年级小学生不喜欢读书是因为阅读技能差一样,一年级的小学生是因为没有完成基础的识字,因此阅读得少。在大量的前期积累没有完成的时候,还远远谈不上技能的高低。

而游戏对女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动词,只是一个男性角色专属从事活动的代名词。这种限定让女生从小对于游戏有了一种性别抵触感,因此躲得远远的,没有了尝试的机会。

br /

你不是玩不懂,只是没有去理解

br /

当人在接触一种事物获得感性认知之前却先获得了关于即将要认识的事物的观念,这种观念往往会给后面的观察带上了有色眼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知偏差,或者叫偏见。

女生在认识游戏之前往往是已经形成了潜移默化的世俗观念,游戏是带着许多的标签出现在女生的大脑中的,这时候极易形成负面评价。业已形成的偏见让理解变得困难,从而将玩游戏的难度在主观上提高了。

大多数女生在面对游戏时,从来没有客观冷静地去试图理解游戏,而是止步于对游戏固有的观念里。因此,即使偶然有机会体验,或者看到男生玩的时候,还是会封闭自己的思想,无法去让自己的意识沉浸在游戏中去感受,因而很难获得真正的游戏体验。实际上这样的过程只是加深了女生对于游戏“实在没意思”,“玩不懂”这样的刻板印象。

br /

社会与童年期对女生的角色定义使得玩游戏成为男性象征

br /

社会对女生的角色定位是和游戏绝缘的。其实男生女生的天生的思维构造并没有什么性别差异,所谓的女性属性和特点都是在后天社会与文化慢慢地塑造出来的。

从童年时期有了性别意识之后,女生便对于玩游戏敬而远之,是因为希望将属于男生做的事——游戏和自己完全脱离开来,这个行为也同时满足了社会对于女生社会角色的期待,从而避免了不合群。

这样的社会观念通过自我暗示内化为行动,只不过这个行动是消极行为——即不去碰触和尝试,从而客观地导致了女生玩游戏很少的现象。而男性同样会强化这样的观念,从而捍卫自己的“领地”。

不止是游戏,其实在很多领域里都具有男性象征和以男性为主导的时期。

例如古代对于女生的要求是“无才便是德”,女性从事女红,读书便是由男性主导的领域。

随着时代的发展,看书这个领域对女性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即女性也可以读书了,但是读书的类别是依然有限定的,更多的是一些故事性为主的小说或者诗词和戏剧。即使到了今天,书籍这个领域依然隐含着性别区分。一个读政治经济或者理科的女生还是会让人觉得不合群。

br /

因此,不是不喜欢,只是被动去接受了潜在的社会规则

br /

近两百年人类的发展超越了过去十几万年的所有总和,而人类科技的迅速发展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其实不过区区数十年的时间。

这数十年,人类的各个世界和领域里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跟随着几百年没有变化的环境而形成的社会观念并不会随之进化,因此会有滞后性。

无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女性在人类的文明史上经历过许多磨难和桎梏。然而,无论古今,总有一小部分人不甘于自身的现状,冲破社会规则的牢笼和枷锁。

其实细细想来,女性能在公共场合穿裤子,不过也短短数十年;女性能外出工作,时间更短暂。但这些进步并不是所谓的时代附属品,而是生活在还没有变化的社会观念里的少数人用行动积极争取来的。

太阳底下无新事。女生不喜欢游戏,只是这千百年来一直重复的男女社会规则在游戏这个当下时代最新媒介上的表象。

br /

用行动改变规则,才是真正的强大

br /

这个时代里依然也有很多优秀的女性为此种现象做努力,比如《刺客信条》的女制作人——Jade Raymond。

“美女制作人”,这是Jade Raymond最大的光环。然而这位美女可是实打实的学霸。在“加拿大哈佛”麦吉尔大学,她连拿两年奖学金。

1998年学士毕业后,出于对电子游戏的热爱,她加入了索尼旗下的游戏部门SOE,成了一个女(雌)程序猿。然而即便如此过硬的履历,在男性主导的游戏圈,初出茅庐的她也饱受质疑。

当《刺客信条》第一部出世,全世界都为它的场景惊艳。因为Jade主张场景的完美还原:十字军东征,白衣刺客的传奇,只有最棒的场景才能造就史诗。

然而《刺客信条》诞生这一路,Jade走得并不平坦。那时游戏圈对女性并不宽容,她为《刺客信条》东奔西走,却从未逃过非议。外界贬低她“花瓶”,潜规则的谣言亦甚喧尘上,甚至被骚扰。她受到人身攻击,被人画成站街女郎放进漫画中流传出去。

《刺客信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她的能力得到了认可。Jade 现在有自己的工作室,除了游戏,她还创立了机构来帮助更多心怀梦想的女性,让她们得到产品领域的工作机会。

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许多观念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了。被落后的社会规则所束缚,是无法发挥你的所有潜能的。你能做到的其实也很多,别在开始阶段就被这些落后的规则限制了你的能力,有些事不是你真的不喜欢,不擅长,只是没有给自己足够的耐心。

女生说她不适合打游戏怎么回答?

首先应该先确定对方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说出这句话的:

①她发现自己对各类热门游戏无法掌握技巧,不能从中汲取到快乐与激情,她不喜欢打游戏,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强行邀请了,可以直接迎合对方“不适合打游戏很正常,还有其他好玩的东西”

②她对一起打游戏的对象没有兴趣,是拒绝的委婉说法,那还不赶紧顺驴下坡“那没事了”

③她喜欢打游戏,但真的菜,自己一个人不太敢打合作竞技类的多人游戏,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回复“好巧啊,我打游戏也不行”或者“不介意我菜的话,我可以带带你”或“我游戏打的比较多,有一款......游戏挺适合你”

小朋友,你学会了吗

女人不适合玩游戏(不玩游戏的女人) 第1张

女性是不是真的不适合打游戏?

1.游戏玩家大部分是男性,女性中就算有感兴趣的,成瘾程度也没有男性深,就像网吧大部分都是男性,很少有女性。玩的少自然不会有大的进步。

2.游戏设定问题,正因为大部分玩家是男性,所以设定自然更吸引和符合男性,比如英雄联盟会唤起很多男生英雄主义的梦,觉得自己有责任carry全场,会投入十足的注意力,但是我平时玩英雄联盟就跟下棋一样,当作消遣,而很多男性却有情怀,这就让男性无形中投入很多精力和专注度。

3.女性有擅长的游戏,不过很少是策略类,多半是视觉效果类,比如给人物换装、化妆等游戏。这从生物学上都是有依据的:母猩猩都会选择布娃娃,公猩猩会选择枪和汽车,说明女性天生喜爱视觉类游戏,那关注点不同,自然擅长领域不同。

4.我认为女性思维方式本身就是感性又曲折的,并且实际行为跟所想很多并不一致,这可能导致她在游戏中看到敌人的反应惊慌然后操作就会跟脑子里想的策略有偏差,表现出来可能就是手速慢,手总抖等等。

5.我发现很多男生可能也是出于情怀,很喜欢看游戏主播,学习他们的策略和技巧,但是女生宁愿去看剧,这应该也反映出对于游戏男女喜爱程度不同。

6.时间投入的多少。应该很多男生都是从小就开始玩游戏,所以游戏经验也会比较丰富一些,游戏机制理解的也比较透彻,套路懂的也比较多,玩差不多类型的游戏上手也比较快,女孩子可能会玩的比较少,玩起来手会比较生,懂的套路可能也不多。不过没关系,只要有决心想玩好,就多练习多摸索多研究也是可以的

总结:大部分女生相比于男生不适合玩游戏,但不一定女生玩的不好,女生也不同的思维,同时也有擅长的游戏。